技术分享:2018WRO常规赛初中常见方案评析(多图) 分享主题:2018WRO常规赛初中组、小学组不同方案的特点比较分析,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竞赛的经验,为以后赛事的方案设计整体思路提供借鉴。 主要分析2018年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常规赛 小学组、初中组的项目设计,高中组暂不讨论。 2018 WRO 常规赛 初中组 竞赛项目不同方案 的特点 评析 一、 竞赛任务 收集这些 积木块 :三种颜色 三类种植苗( 我就称之为树苗 禾苗吧),将这些树苗按照一些要求种植在 三个对应的区域中的 对应位置:颜色相对固定对应,种植区是有起始位置处的色块随机决定那些区域种或那些区域不种。 基本任务中,总共收集7个树苗,种植在三个区域,其中绿色区域约定种植三个,两边的红色区域、黄色区域是选择种植区域,随机摆放的色块决定如何种植。
任务要点及难点 :收集树苗 有难度,最准问题、歪倒问题 碰了不收集的其他树苗问题;释放与种植问题 对准问题、歪倒问题;种植区设置了围墙 触碰移动位置问题、扫描种植任务的黑白色块如何扫描问题。 整体任务难度比去年大,结构设计比起年的难度大;程序设计比去年的难度小。 二、几种方案结构设计与程序设计概述:
今年方案按照收集方式、结构不同,竞赛中我看到3个类别,以及其他收集方式2种。
1、方案1 采用压缩升降机械臂收集 这是最常见的方案,压缩式收集。 方案执行:扫描后 ,依次收集,之后依次种植。 种植时,对准反向转动释放即可。 该方案特点分析: 稳定,基本任务完成良好,预订路线行进,对于现场的特殊规则及任务适应性较差。结构搭建难度较大,巡线矫正位置等比较慢,用时较多。 2、方案2
见于马来西亚代表队方案,使用齿条结构, 收集方式是推入框架之中,种植时每次推出一个。如图 收集 :齿条结构直接推入 ,之后车体前进。 种植 推出一个 ,车体前进,完成种植。 该方案特点评析:收集稳定,不容易出错,种植难度:有难度,结构搭建难度小,程序设计难度一般。现场调试相对较难,特别是种植树苗,对于精度要求高,该结构种植区释放种植有难度。 此方案是今年国际邀请赛(贵阳)冠军方案,也是北方区赛冠军方案。
3、方案3
见于山西某代表队:使用履带转动,将树苗推入车体正下方的收集框,释放种植是通过齿条将树苗从侧面推出。种植结构类似于与方案2中,收集结构设计巧妙。 收集结构设计: 履带推送 ,底盘正下方的收集框。 释放与种植 :齿条每次推送出一个 该方案特点评析:收集结构设计与众不同,简洁明快,释放种植结构设计高效。逻辑关系简单,收集结构居中,整体车体小巧,机器能灵活在场地移动。应对现场特殊规则中的收集任务,容易执行。程序设计中,逻辑关系相对简单,机器人经过路径简单,数据量相对较小。 国内设计很好的一个方案,值得我们学习。 4、方案4
见于俄罗斯代表队方案,使用机械臂抓取结构,2个机械臂独立控制,每次抓2个或者一个,每次去一个区域,执行种植任务。 抓取 树苗,可以抓一个 也可以抓2个 种植,种植一个或者2个 ... 该方案特点评析:结构设计简洁,程序结构简洁,逻辑关系简单。搭建难度小,应对现场特殊规则与任务比较灵活,有优势。执行抓取与种植任务准确,速度快。不足,种植精度可能会有问题。 这是我认为最佳的方案设计,尽管他们没有得到冠军,但结构设计与程序设计的优势比较明显,现场情况负责,他们没有做好,如果做好,该方案的时间与任务得分其他方案不容易超越。 5、其他抓取与释放方式 结构设计 这个是通过履带的旋转,履带上的连杆实现收集,树苗被挂起;反向转动实现树苗的释放与种植。
6 侧面 单马达抓举收集 ;释放种植看图... 这是 侧面 单马达抓举 实现 对树苗的收集 ,释放种植如下图 三、核心技术与问题: (1) 结构设计是核心问题,如何设计抓取机械臂,巧妙的收集树苗是难点;同时伴随着释放与种植。
(2)巡线技术 速度与找线 校正位置 保证车体与黑线平行前进。巡线技术决定了时间的快慢,用时的多与少,也决定了精准程度。这些技术的突破决定你是否能够“更快”更准”“更好“ 的完成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挑战任务。 作者 兰州李广平
作者简介:乐高机器人项目教学13年经历,乐高教师培训基地培训师。长期从事乐高机器人系列教育教学。在乐高FLL、WRO竞赛中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,先后获得过FLL亚太区邀请赛最佳结构设计奖、FLL美国冠军赛最佳程序设计奖、FLL美国冠军赛亚军,在WRO竞赛中多曾5年连续常规赛初中组冠军,多次参加国际总决赛,FLL、WRO竞赛项目资深教练。2018年贵阳WRO国际邀请赛初中组亚军(冠军马来西亚 季军俄罗斯),2018WRO北京北方区赛初中组亚军。 多次担任裁判、裁判长执裁国内乐高赛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