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马上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511|回复: 3

8043 A模式记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11-29 20:23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ediedone 于 2020-11-29 20:23 编辑

作为第一款乐高,咸鱼1800收的二手,结果发现缺了个零件。说明书最后的零件列表里,4121667有6个,在rebrickable上查到对应的32184也是6个,但拼的时候却用到7个,不知道全新的是不是多给了几个。拼完之后,剩下1个4186017(3749)没有用。

按说明书顺序,又用Studio拼了一遍。

8043A.png

整体结构上,以中心转盘为界,转盘下是底盘,转盘上是车身。这里从底盘中心的两根横梁开始,横梁两侧接履带。1这种灰色的接滑轮,支撑履带。2这种黑色的接履带内部的内外2根横梁。3接底盘下一层的横梁,这根横梁会支撑履带的传动齿轮。


8043A.png
1是履带中的内侧横梁,2用来接履带两头的大轮子。目前为止还是完全对称的。

接下来是底盘上驱动两侧履带的齿轮组。
8043A.png
按说明书拼的左图是倒着的,翻过来如右图。1,2分别是左履带的主动轴和从动轴,3,4是右履带的主动轴和从动轴。两组轴的传动比都是1:1,只改变方向,不明白为什么主动轮要一个上一个下。2是有挡片的轴,4没有挡片,导致4上面的从动轮容易掉下来,需要向3的方向多插入一点。


8043A.png
上架了,1、2右轮主从动,3、4左轮主从动,传动比还是1:1。从这一步开始有前后的区分,2、4的方向是前方,这个挖掘机属于前轮驱动。


8043A.png
继续又接了2级减速,2/3的传动比是3:1,4/5的传动比是5:3,所以2/5的传动比是5:1。6接右轮,从1到6的传动比是5:1。7接左轮,与右侧对称。


8043A.png
上轮子和履带支架,之后上履带。实物上履带很简单,但模拟软件很折磨人,最后接头实在是对不上。


8043A.png
4 是原来的右轮驱动,1、2、3驱动4。3和4都是16齿,1、2、3都是4齿,所以1/4的传动比是1:1。1/2,2/3都有1/4周的延迟,1/3累积有1/2周的延迟。这里使用驱动环垂直方向传动,作为一个轴穿过上面的转盘。到这一步,1驱动右轮,1中间的轴驱动左轮,传动比都是5:1。


8043A.png
转盘下层固定在底盘上,上层用来搭车身。行星齿轮相对转盘转动,挖掘机放在地上时,底盘阻力大,车身水平转动;拿着车身时,底盘和履带水平转动。


8043A.png
车身支架安装了一边。右轮驱动齿轮又加了一个1,与下面的驱动环都是4齿,右轮延迟累积到3/4周。


8043A.png
原右轮驱动轮5又加了2级传动3、4,现在2是右轮驱动轴,1仍然是左轮驱动轴。3、4、5都是16齿,右轮传动比没有变化,还是5:1。行星齿轮6公转时,带动3、4、5上面的黄色横梁水平旋转,进而带动轴2和齿轮3、4公转,3、4只公转不自转,但会带动5自转。6每公转1周,带动5自转1周,进而带动右履带中的驱动轮转1/5周。所以会有车身水平旋转带动履带动作的现象。考虑到正常工作时,车身很少会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一周,这点缺陷也可以接受。


8043A.png
左轮也同样受车身水平旋转影响,黄色横梁带动齿轮3公转,引起齿轮4和轴5自转,轴5是左轮驱动轴,所以也产生了车身旋转一周,左轮转动1/5周的效果。1、2分别是新的左右轮的驱动轴,3、4在这里改变了传动方向,也加了一级减速,3/4的传动比是5:3,所以1、2到履带驱动轮的传动比都是25:3。
到此为止是从执行机构逆向回溯,主要是左右履带驱动轮传动,接下来要从动力源正向搭建,然后到这里汇合了。


8043A.png
1、2、3都是从动轴,被电机驱动。1控制右轮,2控制左轮,3控制车身旋转。黑色横梁的另一侧放电机、电池等。4上面放红外接收器,它是浅灰色的1/2插销,不是深灰色的3/4插销,我这里用错了一次。


8043A.png
1、2、3、4依次对应遥控器上从左到右4个键,依次连接电机5、6、7、8,电机还没有接轴,后面5、6、7会驱动轴9、10、11。1、2连接5、6时,位置换了一下,因为5、9控制左轮,6、10控制右轮。Studio里没找到连线,只能凑合一下了。


8043A.png
电机上面这部分是一个插销,用来锁住电池盒的,同时也用来压住排线。1、2是固定的支点,3是锁舌,可以左右平移。
8043A.png
加上了红外接收器和屁股板。由于零件库里没有电气插头,红外接收器上的一部分零件拼不上,等后面用其他零件固定。

8043A.png
后屁股完成。

8043A.png
右边3个电机带动红色的驱动环,驱动环换挡到靠近电机一侧的16齿离合齿轮时,又分别带动隔壁轴上的16齿齿轮,实现左右轮转动和车身旋转,传动比始终是1:1。studio里的驱动环搭配6538b总有冲突,搭配6538a没问题。

8043A.png
驱动环上面的这一条是换挡轴,由轮形结带动轴转动,再带动3个换挡拨杆,同时控制3个驱动环换挡。1这根是个指示器,用倾斜方向指示挡位。

8043A.png
驱动环换挡到远离电机一侧时,电机1、2、3分别带动齿轮4、5、6. 注意离合齿轮中间不是轴孔,它是在轴上空转的。

8043A.png
1、2、3就是上图中的4、5、6,这里继续带动齿轮4、5、6. 从电机输出到这里,传动比都没有变化,始终是1:1。

8043A.png
后半部分完成,6个输出轴齐了。3控制车身旋转,4控制大臂,5、6控制小臂和铲斗。5、6这里有一级加速,16齿驱动12齿,传动比3:4。
1、2控制左右轮,下图与前半部分合体时,通过12齿驱动20齿,5:3乘以前半部分的25:3,最终从电机到履带的传动比是125:9。M点击每分钟275转,所以履带轮每分钟大概20转。大履带轮直径大约5个凸点,每凸点0.8厘米,所以周长是12.56厘米。理论上每分钟能走250厘米。木地板上实测,大概能走到150厘米左右。
8043A.png

8043A.png
接下来是车身旋转的传动。1是后半部分输出的20齿,带动16齿的2,传动比4:5。涡轮3带动8齿的4,传动比8:1。8齿的行星齿轮5带动56齿的转盘6,传动比7:1。三部分乘起来,传动比是224:5。电机每分钟275转,275/224*5=6.138,每分钟能赚6圈多一点。

8043A.png
接下来是大臂的传动,1、3都是12齿,2只起到传动作用,不改变传动比。3驱动4、5同向转动,后面接2路相同的结构,在左右两边支撑大臂。线性制动器的速度不会算,所以也不计算传动比了。

8043A.png
这些是支撑车身的结构。

8043A.png
2个支撑大臂的推杆,接下来是2侧的车身框架加固,然后就开始做铲臂了。

8043A.png
首先这根轴是控制小臂的。

8043A.png
增加一根轴,控制铲斗的。

8043A.png
加上控制小臂的推杆。

8043A.png
加上铲斗和它的推杆。A,B分别是小臂和铲斗运动的支点。Studio中的推杆是完全伸长的,接铲斗时角度不够,所以换成了网上自定义模型,可以自己调节长度,但是不能自动吸附对齐。
这里用到多个万向节,角度不好调整,先确定了推杆和固定轴的角度后,再调整连接轴和万向节方便一些。
8043A.png
连上车身,再加上装饰件,完成啦。

最后,简单总结一句,结构紧凑,可玩性不高。




如果您觉得我的帖子对您有用,请不吝给我一个“赞”!
发表于 2020-11-30 22:06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神
如果您觉得我的帖子对您有用,请不吝给我一个“赞”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0-12-1 08:4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得不说,图做得是真漂亮
如果您觉得我的帖子对您有用,请不吝给我一个“赞”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0-12-1 15:39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种砖加号的感觉,很专业。
如果您觉得我的帖子对您有用,请不吝给我一个“赞”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中文乐高 ( 桂ICP备13001575号-7 )

GMT+8, 2024-6-16 06:36 , Processed in 0.11862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