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后由 “” 于 2016-2-29 18:35 编辑 5 B2 i5 m4 V, l" f; W# u
& ~3 b+ W/ u0 w& [2 T2月由于各项其他工作,只有1天多的时间可以做此项目,尚未完成。0 b; m ? s: b7 k0 F
在此截止日,特发此半圈视频,留念我参与的过程。
. l% F9 p* F8 v3 I: S完整一圈我还会陆续完成,因为这是追求。
3 R3 V/ ~) z8 d/ ~, F9 C% {* K
& r/ D+ j. d8 F$ H, `- l此外感谢坛友在论坛中发出了EV3basic的信息。 v& F) s j+ H `' |
代码环境帮助我能减少了大量的时间,可以专心用来调试。
f; N1 g3 q7 O2 t; T此外,软件也异常方便,支持原生的固件,支持wifi 蓝牙 数据线,编译传输速度也非常快(基本点击编译并运行,转身机器就执行了)。( z' t7 P" l' ]
在忙完后,我会将功能以及函数进行汇总造福坛友们。(由于原版英文较长,希望有志同者共同完成)4 R8 }! f: ^' S5 |5 t2 O" J
0 z. w$ q. a8 |上半圈视频之前我想,分享一些个人对这段路线的感受:' g; ^: |: Q \' r5 M
1、如果是真正熟悉pid的人其实一般不会跑这个路线,因为他们知道pid的弱点,如此明显的锐角弯基本是直接飞线的。因为走线过程中,过这样的弯需要1轮停止,甚至后退才能保证不飞线。而在编程过程中把某些限制(如果某输出力量小于0 ,那么某轮输出力量=0)去掉,那么pid的速度优势就瞬间没有了。加上EV3伺服电机的运行特性会产生很多停顿,造成不流畅。$ X l; Z+ G! f2 z! u
2、PID的调试非常有针对性,要发挥出最好的效果,必须对其中的每一条线单独调试,这个估计很难做到,也不方便做到。尤其是头部,PID的优势基本说小的可怜。( j( p. V- j" T; F
3、机器运行过程中的TP很关键,因为调高了就能提高速度,但是由于伺服电机的特性,会同步两者的速度(走快的会自动减速,走慢的会自动加速),因此TP的提高有时没有任何效果,甚至会起反作用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到达一个极限之后速度上不去的原因,但这也正给了方便的地方,当速度一般,Kp适量的条件下能顺利地完成,因为系统系统有帮机器降速了。0 H; l7 e8 j% w/ Y( j
4、在极限条件下,一圈的时间和头部所花时间是最相关的。其实也就说,快慢的关键是头部跳过多少线。因此这也是我最大的考虑之一。因为题目中没有对走线的要求说明很细致,飞线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。因此我尽量不跳线完成,也增加了很多时间。通过速度的差别,很明显感到为了走完整的线,我速度降了非常非常的多。4 C- M/ c. r2 m' j8 q$ a( F# I9 u4 y
最后感谢会员们的共同参与,也让我有提升。; P7 a& @: p( B. k( c) u
! M7 o7 i3 z8 |; x- L% b9 ~ T/ j- A我知道大家最想看的是什么,视频如下:(从尾巴到头颈用时7秒,通过头部需要5秒,对于头部的时间我也是醉了)
, F) W: l* S, _
4 z6 m& S6 P( p) ^4 t# v# b9 Z
& }( a1 e, _. n, S2 J5 a$ _ |
|